大眾創業 |
|
等級:論壇騎士(三級) |
積分:2142分 |
注冊:2016-1-29 |
發貼:778(293主題貼) |
登錄:1946 |
|
|
批評董明珠的,很多人邏輯也不行! |
這些人批評董明珠的,都是抓住只言片語,加以放大,上綱上線,卻說不到點子上。
如果說董明珠“間諜論”是一葉障目,那很多批評者犯了“刻舟求劍”的毛病。
如果說董明珠“間諜論”是認知低,那很多批評者又犯了“好為人師”的毛病。
如果說董明珠是“落后人才觀”,那很多批評者又犯了“看不懂產業”的毛病。
如果說董明珠“不懂用人”,那很多批評者又犯了“外行指導內行”的毛病。
……
1、他們為了說海歸有價值,舉出錢學森等科學家,這些人腦子是糊的。錢學森這類是頂尖科學家,回國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,但是如今每年幾十萬留學生出去,回來的有幾個是錢學森這種咖位?錢學森回歸那是什么年代?那時中國的科技和產業是什么水平?現在又是什么水平?那時中國有幾個留學生?那時的留學生真是金疙瘩,是從國外學了真的先進技術,斷崖式領先的人。現在有幾個留學生有這斷崖式領先的才華?愿意去格力效力?
2、現在這幾年出去留學的,一批一批的很多人,大部分其實是學習成績不太好的,是被“高考”門檻隔開的、家里殷實用留學逃避高考的,他們根本考不上國內985這類大學,但是花錢留學,就可以在國外讀一個排名也還不錯的大學。現在很多留學中介公司有國外名校“保錄取”業務,生意很紅火!出國留學成績優異的也有,但不多。
3、去國外制造業也學不到什么先進的技術了,一來是傳統發達國家(美英)基本都防著中國留學生,二來是因為制造業中國已經是最強了,無論是產品設計、生產工藝、技術研發、產能規模,整體而言已經是最強!你可能意識不到,就在貿易戰科技戰開打的這幾年,中國已經度過了一個重要的創新拐點,它被媒體總結為“反向輸出”,比如:家電、高鐵、地鐵、船舶、無人機、工程裝備、5G通信、風電光伏、新能源汽車……等生產技術均迎來創新曲線的后半程,開始從中國反哺世界。
4、有人扯董明珠是歧視海歸,海歸基本都是有錢人家的子弟,否則出不起這個錢出去的,他們受什么歧視?他們后面有很多資源,家里有各種辦法,對于進傳統制造業廠子,大部分人是不屑的。董明珠不想招,海歸們也不愿去。干行政管理崗,干嘛非要海歸呢?為海歸們擔心不能進廠,你不如為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農村大學生擔心。
5、企業內部的講話,說的只是本單位的觀念和做法,被偷拍流出,就被大量媒體群起而攻之,這是搞壞營商環境,負面作用遠遠超出董明珠不用海歸的所謂“認知低”。一個企業內部講話,要被這樣口誅筆伐,批評者一個個好像是公平公正的化身、正義凜然的樣子,要其道歉,這樣的營商環境企業家誰還敢說真話?企業怎么能做好?企、事業單位招聘,其實很多都是有內部規則的,但并不公開(假如某單位不招海歸,或不招未生育女性,或不招40歲以上男性,或不招非985畢業,但不明說,表面搞政治正確、實際按內部規則辦,這對很多應聘者,不是瞎耽誤功夫嚒)。
董明珠算是企業家里心直口快的,很難得!不要讓企業家們都變成沉默的、低調的、正確的、讀稿子的……有什么意思呢?所以我們要保護“董明珠們”,不然“被逼道歉”媒體得手,他們還會經常這樣干。
6、有些教授們指責董明珠“人才觀落后”,企圖教育董明珠一些先進的人才觀。也是挺可笑的。格力10萬員工,世界500強,這樣一個大企業,就是靠人才支撐起來的。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,用什么人,怎么用,這是一個大問題,一把手的人才觀起了重大作用,才能讓這個企業聚集了這么多人才,持續發展。而董明珠,從員工做到董事長,又多次連任董事長,怎么用人,需要教授指指點點?大學教授,很多人從來沒管過企業,甚至學院里一個系也沒管過。即使當了學校院長,學院也就百十號人,而且大學進人,早就搞成一套標準化的東西,看各種指標,基本上談不上什么人才觀,更沒有什么關于人才使用的積累,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早就是過去式了。對于用人,教授就是典型的學院派,一個純粹的外行。一個超大制造企業應該怎么選人用人,董明珠才是實踐派行家!建議專家少建議。
7、董明珠說海歸里面有間諜,批評者說海歸也不全是間諜啊。雙方說得都沒錯,這就是真實的情況,她也沒說海歸全都是間諜,她做企業的,確實沒有能力弄清楚誰是誰不是。這就跟企業招聘時沒精力一一甄別應聘者的能力,就看先看學歷和履歷,簡單高效易操作。
所以,這種吐槽沒意思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