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48hr |
|
等級:版主 |
積分:1682分 |
注冊:2005-7-28 |
發表:502(311主題貼) |
登錄:563 |
|
|
人力資源HR職業資格應試招法 |
HR職業資格應試招法
眼下,HR管理職業資格認證考試正風靡業界,這既是HR從業資格逐步走向規范的要求,也是HR從業者追求自我提升的一種表現。但考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特別是在職學習,應當掌握哪些實用對路的學習方法和應試技巧呢?
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認證參加全國統一考試,每年兩次,考試時間分別為6月和11月。筆者根據自己近年來講授該類認證課程的心得,結合多年自學的體會,談談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在備考和應試中的一些方法。
備考方法
●提純學習動機,強化專業素質
心理學研究證明,人的記憶動機與效果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。有人做過試驗:讓學生熟記兩篇難度差不多的文章,同時告訴他們,背第一篇文章第二天要檢查,背第二篇文章兩星期后測驗。其實都在兩星期后測試,結果發現:學生對第二篇文章的記憶要比第一篇好得多。原因就在于:第一篇文章識記目標距離短,而第二篇文章的識記目標距離長。如果說你把參加考試的目的定位在拿證的話,那你在走出考場后的短期內,便會將學習內容大部分遺忘。這就告訴我們,我們應當把參加考試的目的定位在提升自身素質、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上,否則,證是拿到了,但對工作并沒有什么幫助。
●熟悉《考試指南》,研究以往考題
人力資源職業資格認證考試有考核大綱,但我以為,仔細閱讀其《考試指南》更好,因為它實際上是大綱的具體化。在這本書里,其第二部分為《鑒定點》,它以圖表形式列出了人力資源管理師(助師)資格考試的考核范圍,也即抽題組卷的基本范圍,標明了其重要程度,如"X"表示"核心要素",是考核中最重要、出現頻率也最高的內容,應多花時間復習;再者, 《鑒定點》還列出了各部分內容的分值,分值高的當然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另外,對以往的考題要作認真的分析。就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而言,其理論知識的考題中光選擇題就有125題,可見其覆蓋面也是相當廣的。通過對以往考題分析,還可發現,雖然已沒有"名詞解釋"這一題型,但在簡答題中會間接地考名詞解釋,比如在人力資源助理管理師的簡答題中,2006年11月份的第1題"簡述關鍵事件法的定義及優缺點",2004年6月份第3題"何謂集體合同?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是什么?",就分別考了關鍵事件法和集體合同的含義。
●運用科學方法,強化知識記憶
據統計,人力資源認證考試中需記憶的部分約占70%.有位教育家認為,學習時如果對自己的記憶力失去信心,往往會導致真正的健忘。因為擔心自己記不住的思想顧慮往往會使腦神經細胞產生抑制作用,使刺激物在大腦中留下的印象模模糊糊。如果具有一定能記住的信心,則會在大腦皮層上形成一個很強的興奮中心,勢必集中對刺激物的注意,使其留下清晰的印象。
同時,要解決一個記憶的方法問題。第一,及時復習。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: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,特別是記憶后48小時之內遺忘率高,9小時后,大部分都會忘掉,只能保留30%.所以,不能認為隔幾個小時復習和隔幾天復習是一碼事,復習一般不能超過兩天。第二,嘗試記憶,也即邊看邊背。要盡可能地出聲朗誦,因為朗誦時,口里發音,耳朵聽聲,眼睛看字,大腦思維,多種感官同時運動,記憶效果顯著。據研究,它比默念記憶的效率可增多34%.也要強迫記憶。大腦就像一個倉庫,只有首先往里面裝東西,到時才有東西拿出來,如果不強迫自己記憶,到時遇到簡答題、方案設計題等文字題就會"張口結舌",無話可寫。第三,勤于動手。"手抄一遍,勝讀十遍",邊看教材,邊動手寫,可以仔細揣摩,加深印象,記憶長久。第四,善于聯想。心理學家胡德華斯曾說過:"對要想記憶的事物,造出一個背景來".制造奇異獨特、古怪荒誕的聯想,不論是自然界的實在事物,還是理論上的抽象概念,或者是自己臆造出的無稽幻想,都可以相互掛鉤,結成牽一掛十的記憶大網,以達到快速記憶和牢固記憶的目的。第五,繪圖列表。古人云: "表,明也".只有把所學知識在大腦中有條不紊地儲存起來,才能在需要時順暢地提取,此其一;其二,在繪圖列表中,大腦對相關知識在進行積極的思維,再進行前后對比,這樣不但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,也使知識簡單化、條理化、特征化,待圖表繪制出來,差不多已經記住了。比如單個勞動合同與集體合同的區別,就可以通過繪制以下圖表進行復習,一目了然。
勞動合同 集體合同
主體 企業和勞動者 企業和工會或者勞動者代表
內容 單位勞動者權利、義務 一般勞動條件標準
功能 確定勞動者和企業關系 作為單個勞動合同的基礎和指導原則
法律效力 低 高
●制定復習計劃,嚴格遵照執行
首先,對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的復習資料的5本書不可平均用力。應把《培訓教程》作為復習的基本依據,安排的復習時間也應多一點,其他不作重點。對《法律手冊》,只需就《培訓教程》所涉的法律條文去研讀,而不必從頭到尾每條每款去復習、記憶;對于《考試指南》,在復習之前先研讀,在掌握了考試范圍、重點、試題類型后,便可棄之一邊;至于《職業道德》,一方面因為作為成年人,已具備基本的善與惡、美與丑、是與非的判斷能力;另一方面因為本內容的考試題型為選擇題,屬于再認型的,相比于再現型的主觀題要簡單得多,所以,對該部分內容的復習以多看為主,勿須多記;《基礎知識》部分沒有主觀題,故需在多看的基礎上適量記憶。
其次,要根據可供復習時間的長短、復習內容及自己可供支配時間的多少等制定學習計劃。要把這個計劃具體到月、日,這樣就可知道自己應該讀多少頁了。這種復習間隔從長到短的安排也可避免和減少遺忘。在執行每日計劃時,應盡可能超額完成,以防止因突然冒出的事情而致復習內容堆積而導致放棄。
●勤于分析總結,構建知識體系
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資格認證考試中的圖表分析題和綜合分析題,對考生的要求是比較高的,它要求考生在學習時做到知識融會貫通,對整個教材內容能心中有數,不要局限在教材的細枝末節里,主動地去思考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,從而將整個教材各知識點編織成一張互相聯結的知識大網,這樣,無論考題怎么出,但萬變不離教材,答題時可以從這張"大網"中提取你所需的內容而備有患了。
●緊扣社會現實,復習有詳有略
在復習內容上也應有取有舍,詳略得當。比如第六章《勞動關系管理》的復習,由于《勞動合同法》即將出臺,且從其"草案"中的內容來看,與現行勞動法律法規相比有較大的變化,故對教材中現有的勞動合同部分的復習應淡化,因為即將被改變的東西不可能通過考試來強化,這在2006年的兩次考試中得到驗證。如今年上半年《勞動合同法》通過后,教材的這部分內容也將重新編寫,在以后的考試中,《勞動關系管理》部分在整套試卷中的比重必會加大。
●處理好幾對關系
第一,教材與資料的關系。資料對備考有幫助,但不可舍本求末。俗話說,老師的資料不怕多,怕的是學生的資料多。學生資料多了以后,往往會顯得無所適從,生怕哪一本資料沒看完,而實際上根本沒有時間看完所有資料,況且課本課本,教材才是根本。
第二,復習與練習的關系。有些考生教材都未看或是不熟悉,就開始做題,其結果很少有能做得對的,進而開始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。實際上,應該先弄懂看熟教材,再去做題。要明白,做練習始終只起查漏補缺的作用,練習代替不了復習。
第三,全面與重點的關系。據筆者了解及自己參加考試的體會,目前的考試基本上無重點,試題出得都很偏,非投機取巧者能輕易通過,況且試題是全國統考,并非授課教師命題。所以,考生應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再重點復習。
應試技巧
●放松心態,勿須緊張。可能好多考生已離開校園多年了,加上考試的內容和形式又在不斷發生變化,一些考生可能會有些不適應,甚至于緊張。要知道,緊張并不會提高你的考試成績,相反會使你本來記住的東西暫時遺忘,況且這個資格考試一年有兩次,這次考不過,下次再來!
●看清題型,分類答題。看了前幾次的考試題,文字題所占分值還比較多,所以,在答這類題時要有所區別。對簡答題,要簡潔明了。比如有這樣一道簡答題:勞動合同的法定條款有哪些?那你只需從"勞動合同的期限"一直到"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"幾方面答出即可,而不必對每一條作闡述。當然,簡答題也不可過于簡單,比如問:勞動合同的特點是什么?按照教材275頁的闡述為:"1、勞動合同的主體具有特定性;2、勞動合同屬于雙務合同;3、勞動合同屬于法定要件式合同。"如果只這樣答,應該說答案是不完整的,還應該對第一點的"主體具有特定性"作補充說明。
●先審后簽,切中題意。對圖表分析題和綜合分析題,答題時切不可題目與答案"兩張皮",一般應先回答出題目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,然后再運用該理論知識結合題目給出的信息,針對所要回答的問題作具體分析。考生常犯的錯誤是大談特談理論而置題目于一邊,或只是就事論事而未上升到理論高度。這兩種錯誤的共同點,就在于未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作文章。
●寧多勿少,"寧濫勿缺".目前評卷基本上是"踩點"給分,也即答題中有符合參考答案的即有分,多寫不扣分。所以,答題中應盡可能多寫一些內容,最好將卷面寫滿,顯得與眾不同。
●層次分明,卷面整潔。一份卷面整潔、層次分明、格式規范、首尾呼應的試卷,會給閱卷老師一個好印象,這時,你往往會意外地獲得也許能決定你能否通過的1-2分。
當然,應試技巧始終只能是一種輔助方法,最重要的還是扎扎實實地復習備考。
作者:蔣四清 |
[本貼被作者本人于2009/6/6 14:45:08編輯過] |
|